“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课题阶段总结 在上一个阶段课题讨论的基础上,本阶段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实践探究,我们认为,要让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进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究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应从多方面努力。1. 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欣赏和鼓舞。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制造思维。每一位老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的、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2. 老师要对每个学生饱含爱的感情。“面对全体学生”是素养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上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作为老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认可每个学生,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甚至是差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反之,假如老师一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天天面对每一个孩子,对“差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舞他们发言;课下,多沟通,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忘年交”,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信任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3. 老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课堂上,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舞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懂得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奇妙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的融洽。如;你真行!这个见解很独特……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良言一句终生受益。4.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