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化”集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和柳有关的文字资料。 2、了解和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信息,接受文化熏陶。 3、开展和柳文化相关的综合学习活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回忆单元课文,点明单元文化主题。 二、自读自悟,了解柳文化 师:柳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植物,但是,由于对柳的偏爱,中国人为柳给予了特别的含义。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传统文化吐幽香。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柳文化。 1、自读文章 出示学习要求: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有趣的柳文化?准备和大家沟通。 2、全班沟通: 预设①: 插柳部分接受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折柳部分介绍了折柳赠别的习俗的由来。 戴柳部分介绍了戴柳的习俗以及和戴柳有关的传说。 咏柳部分例举了历代文人以柳入诗的名篇佳句。 爱柳部分介绍了古今文人名士爱柳的种种做饭。 预设②:本文结构:总分总。 二、拓展链接,丰富柳文化 1、补充相关的诗文,古诗。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补充其他的柳文化。 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柳文化的信息。 三、精心谋划,进展柳文化 吟诵精致诗文 介绍风土人情 演绎名人轶事 欣赏名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