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了解荔枝的结构及生长知识 2.体会文中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以及说明语言的生动和准确。 3.领悟在课文中引用典故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 2.本文的结构方式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生动准确的语言以及尝试着自己写作中添加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竞赛激励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PPT 展示图片,游戏:看图说结构 二、介绍 贾祖璋:生于 1901 年,死于 1988 年,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 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他就编著了 60 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在 1931 年出版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课题解析 本课的标题七个字,刚好古诗中哪一类是七个字的啊。对了是七言律诗。在这里呢?补充一首诗: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 丹:红的意思,说的是荔枝成熟后的颜色。 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亮,又醒目,同时想读者介绍了荔枝的四个信息:荔枝的产地;荔枝的成熟期;荔枝的颜色;本文的说明对象。 四、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说明文中的一种。小品,就是随笔一类的小文章。而科学小品是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它是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文艺性的说明文,它即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即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予着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 五、字词学习 褐(h)色 红缯(zēng) 醴酪(lǐ lo) 绛(jing) 贮(zh)藏 宠(chǒng)幸 妃(fēi) 瓤(rng) 囊(nng) 襄(xiāng) 粤(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