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本文采纳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裂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并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和学生搜集资料的沟通分享,使学生理解深化,并能联系实际,深化思考。备好课之后,我首先在六一班进行了试课。六一班的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初步预习,但他们的预习仅仅停留在初步阶段:学生读了几遍课文,画出了文中的生字词,仅此而已。对课文的批注临时尚未进行。所以,在进行本课时,我是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的。害怕学生批注阅读时间太长,无法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刻意提醒学生的加快批注阅读速度,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的批注是不够深化的。所以,有个别学生在展示时出现了偏差。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立即回归“正道”,并且能够快速的完成老师的学习目标。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同时,我紧扣单元主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并围绕课文中心句展开批注式阅读。学生完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就回到单元主题和课题上来,进行反复呼应,起到了一咏三叹的教学效果。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强化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化单元主题,为接下来的沟通做足了准备。课尾,我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能够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学生在整节课中的积淀得到爆发,每个人都有话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明确了价值观。这节试课,无疑是成功的,课堂流程流畅、完整,学生有所得、有所悟,老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功不可没。如此顺畅的一节课上下来,我有了大胆的设想——不再试课,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但因为种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