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学设计篇 1 教学目标 1、体会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2、理解合欢树的寓意和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 看题目,猜写作内容:介绍合欢树?写与合欢树有关的人和事? 默读课文,做批注 朗读课文 一、把握文章的结构 1、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10 岁那年”,“20 岁”,“30 岁时”,“获奖之后”…… 2、全文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吗? 不是。第 7,8 段是插叙。 (注意第 9 段与第 6 段在内容上的衔接。第 6 段:“我摇车离开哪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第 9 段:“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3、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参分法: 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 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老师分法: 第一部分(1—3):写母亲生前的事。 第二部分(4—12):写母亲逝世后的事。 4、文章哪些自然段是回忆过去,哪些自然段是写现在? 第 4—6,9—12 段写现在,其它段是回忆过去。 二、体会的情感 1、你认为文章哪些词句最能流露出的情感?说一处。 “30 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 7年。”(第 4 段) “母亲却已不在人世。”的小说发表了,母亲却没能看到他的成功,遗憾,痛苦;要是母亲看到了,该有多兴奋,该有多好!世界上有一种痛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世界上有一种遗憾是我们成功了,父母却永远无法知道了。读到这句话,我有三种难过:一为;二为自己;三为父亲。有一天,我的女儿成功了,我可能也看不到了吧?想到这儿,潸然泪下。前几天,我去弟弟的卫浴店,他艰苦创业,店面升级,投资近 80 万,我当时想,要是父亲还在,要是他看到了,该有多好啊!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 7 年。”7 年深深的怀念! “母亲却已不在人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 7 年”,这两句话不只是在告诉读者这个信息,在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切隽永(隽永,意味深长的意思)的真情。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宁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第 5 段) 在写作上获得成功,想和母亲一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