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1页
1/8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2页
2/8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3页
3/8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温故知新☆ 1.关于李白 李白(701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理想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 472 年,经友人推举,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 “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 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关于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七 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势拔五岳掩赤城 (3)我与因之梦吴越 (4)栗深林兮惊层巅 (5)惟觉时之枕席 (6)失向来之烟霞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2)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3)我与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4)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使……战栗。惊:使……吃惊。 (5)惟觉时之枕席 觉:醒。 (6)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内容。 全诗围绕“梦”展开,以梦为中心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 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 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简要概括诗人写了梦境中的那些场面,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梳理文意和所写内容的变化,答为什么这样写时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 场面: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