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爱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接触过这首儿歌,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老师思考: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 12 个生字,会写云、公、车 3 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源: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编写查找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重点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进行竞赛为题谈话导入,老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老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 4 个小伙伴合作读, 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老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短、扁、最。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老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在问句的指导中,老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