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一、 导入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今日就让我们重新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二、 感知课文,快速归纳文章结构。 (一)阅读训练 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在这个步骤插入讲解: 史书体例 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文章结构 2.本文故事情节进展的四个阶段是: ① ;② ;③ ;④ 3.说退秦师的理由: ① ;② ;③ ; 三、 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在高职考试中分值有 15 分,5 个小题,而且考点也是基本固定,在选文上基本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在选项的设置上,很多的选项都来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体现了语段出自课外,考点来自课内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一) 词类活用 ⒈ 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①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②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④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在西边)⑥臣之壮也(壮年)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⑧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⑨君亦无所害(害处) A. B. C. D. 倒装句 ⒈ 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B.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C.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D.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三)通假字 ⒈ 对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B.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四)阅读训练 ⒈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晋军函陵(军:军队) B 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 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 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⒊ 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