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一、紧扣课题,再次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险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你是否思考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 1:因为天都峰很高。师板书:高 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 生 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 生 1:因为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踊跃) 生 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插图。 生 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因为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险,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单!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再次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 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因为“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险”。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 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学生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指名读,齐读。 (因为有了自读感悟,学生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化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 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忽然一生质疑:既然小作者认为天都峰又高又陡,不敢爬,为什么又爬上去了呢?这是不是有矛盾? 其他学生一致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