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_第1页
1/8
《牧童》教学设计-_第2页
2/8
《牧童》教学设计-_第3页
3/8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亮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1、会认笛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 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即可,老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才会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让学生体会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个难点。老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生动的课件、诵读时的古乐,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进入古诗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学习,培育诗趣 古诗教学,最主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诗学素养,通过古诗拓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视窗。让学生了解我们今日所学的诗仅是古诗沧海中的一粟,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更广泛地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从而开阔视野,体会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1 课时。 一、声画结合,引入诗境 1、出示课件: 牧牛晚归图。背景音乐:丝竹曲。 2、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说。 3、唐代诗人吕岩和大家一样被牧童那自在的生活所吸引,用短短的 28 个字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4、老师诵读《牧童》。 (课件出示古诗及配乐。)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 1、学生自读古诗: 读准字音,把诗读流利,认一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大家都读得特别仔细,把这首诗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读得好,大家表扬他;读得不够好的,大家帮助他。 3、反馈: ⑴ 出示生字卡笛,指名读,读准字音。 ⑵ 指名读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并请同学评读,纠正读音。 ⑶ 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再现意境 1、指导第 1、2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牧童》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