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课时授课计划-2课号2课题: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2.1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常用复合导出逻辑运算;熟练运用真值表、逻辑式、逻辑图来表示逻辑函数。重点与难点:重点: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导出逻辑运算;真值表、逻辑式、逻辑图之间的相互转换。难点:将真值表转换为逻辑式。课堂讨论:讨论简单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分析逻辑式与逻辑图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如何由逻辑式或逻辑图列真值表。复习(提问):与、或、非逻辑的运算口诀、逻辑符号。课时分配:课堂教学环节课堂组织课堂讨论复习(提问)新课讲解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时间分配(分)52056091提纲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2.1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2.1.1基本逻辑函数及运算1.与运算2.或运算3.非运算2.1.2几种导出的逻辑运算1。与非运算、或非运算、与或非运算2。异或运算和同或运算2.1.3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法1。逻辑函数的建立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1)真值表(2)逻辑函数式(3)逻辑图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2.1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2.1.1基本逻辑函数及运算布尔:英国数学家,1941年提出变量“0”和“1”代表不同状态。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定律和基本运算规则,然后介绍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逻辑代数有其自身独立的规律和运算法则,而不同于普通代数。1.与运算------所有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开关:“1”闭合,“0”断开;灯:“1”亮,“0”灭与逻辑实例真值表:把输入所有可能的组合与输出取值对应列成表。与逻辑可以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F=A·B与逻辑符号二极管与门讨论与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逻辑功能口决:有“0”出“0”,全“1”出“1”。2、或运算———至少有一个条件具备,事件就会发生。或逻辑实例或逻辑真值表:或逻辑表达式:F=A+B或逻辑符号二极管或门讨论非逻辑运算的逻辑口诀:有“1”出“1”,全“0”出“0”。3、非运算:—结果与条件相反。非逻辑实例非逻辑真值表:非逻辑表达式:ABF000110110001ABF000110110111AF0110非逻辑符号三极管非门2.1.2几种导出的逻辑运算1.与非运算、或非运算、与或非运算与非逻辑运算是与运算和非运算的组合,即或非逻辑运算是或运算和非运算的组合,即与或非逻辑运算是与、或、非三种运算的组合,即与非门、或非门和与或非门的逻辑符号(a)与非门;(b)或非门;(c)与或非门2.异或和同或逻辑运算异或逻辑的含义是:当两个输入变量相异时,输出为1;相同时输出为0。是异或运算的符号。异或运算也称模2加运算。其逻辑表达式为同或逻辑与异或逻辑相反,它表示当两个输入变量相同时输出为1;相异时输出为0。⊙是同或运算的符号。其逻辑表达式为异或门和同或门的逻辑符号(a)异或门;(b)同或门由定义知,异或逻辑与同或逻辑互为反函数,即不仅如此,它们还互为对偶式。如果,G=A⊙B,不难证明F′=G,G′=F。因此可以将“”作为“⊙”的对偶符号,反之亦然。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变量的异或函数和同或函数既互补又对偶,这是一对特殊函数。常用异或和同或运算公式此外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0;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1。2.1.3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法1。逻辑函数的建立举例子说明建立(抽象)逻辑函数的方法,加深对逻辑函数概念的理解。例:两个单刀双掷开关A和B分别安装在楼上和楼下。上楼之前,在楼下开灯,上楼后关灯;反之下楼之前,在楼上开灯,下楼后关灯。试建立其逻辑式。[例]真值表二、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1.真值表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具有唯一性。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共有2n个不同的变量取值组合。在列真值表时,变量取值的组合一般按n位二进制数递增的方式列出。用真值表表示逻辑函数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可直接看出逻辑函数值和变量取值之间的关系。分析逻辑式与逻辑图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如何由逻辑式或逻辑图列真值表。2.逻辑函数式写标准与-或逻辑式的方法是:(l)把任意一组变量取值中的1代以原变量,0代以反变量,由此得到一组变量的与组合,如A、B、C三个变量的取值为110时,则代换后得到的变量与组合为AB。(2)把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