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案教学设计 17 十八课、阿里山纪行(第一课时) 1. 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即什么是游踪?) 1. 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阿里山纪行”。(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 1. 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沟通讨论。 时间:3 分钟 指明几位同学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明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的同学。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风靡 mǐ 山岚 lán 堪称 kān 谛听 dì 咣当 guāng 镶嵌 xiāng 鱼鳖 biē 静谧 mì 参天 cān 雄踞 jù 一泓 hóng 幢 chuáng 2. 齐读这些生字两遍,并把拼音注在书上。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划分段落) (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文章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无错字。时间:5 分钟。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在课本上划分层次,写大意。师巡视,注意学生中有几种分发,思考如何后教。) (二)后教。 1.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2. ppt 出示,整体点拨: 第一段(1):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段(2—9):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写游阿里山的全过程。 第三段(10):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找出诗句,初步感受情感) 自学指导: 1、画出文中表现作者游览线路的句子。 2、找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并对它们的特征加以概括 3、对所看到的景物,作者给予怎样的感情? 方法:独立找出相关景物并思考,小组沟通与讨论(5 分钟) 行踪 景物特征 情怀 搭机—改乘—穿过—到阿里山 云雾浓稠 思古幽情 徒步穿过—迂曲穿过—穿过—看到神木 潭水清亮 林区宁静 径曲路幽 森林无边 神木深邃 赞叹 六、当堂测试 完成《伴你学》3.9.10.11 七.板书设计 第一段(1):以《大海啊,故乡》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