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深人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内涵。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3、学习传记的基本写法之一:以小见大。掌握人物形象刻画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学习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字眼,把握文章主要脉络。2、掌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凸显人物丰满个性的创作方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P26-28 页内容,对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孙中山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2、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尝试着探讨本文的写作特点。二、知识梳理1、什么叫传记?传记: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一般由别人记写,也有自述生平,称自传。传记的种类:自传、他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传记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有“史实性传记”、“文学传记”。传记,除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注意: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传记的特点:(1)短小精悍;(2)不铺陈细节;(3)语言简捷凝练。“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