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施润泽滩阙遇友》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3、赏析小说精妙的艺术手法。【学习重点】对分析人物形象的感知,对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的把握。【学习难点】对小说精妙的艺术手法的了解与掌握【课前预习】1、阅读历史课本上关于明朝经济发展的内容,了解小说社会背景。2、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解决生字词,通读全文。【学习过程】 一、导入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纪晓岚的哲学:“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它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新人生四大喜事:聊天得知己,逛街遇网友,上网不出钱,论坛当版主!久旱逢甘雨-----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本文讲述的故事也是朋友之间涉及到金钱的故事)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重名!二、收集讲述古今中外以“友情”为主题的故事① 高山流水 ②伟大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三、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字音与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四、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明确:第一部分:第 1——5 自然段(施润泽拾金不昧)第二部分:第 6——18 自然段(施润泽滩阙遇友)1第三部分:第 19——21 自然段(施润泽掘地得金)五、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明确:施润泽出脱绸匹后拾得银两包裹一个,先是庆幸发财做起发家致富之梦,后经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将包裹完璧归赵,并最终分文不取的送还失主朱恩。之后,施润泽为弥补短缺的桑叶与他人一起过洞庭湖买桑叶并因而重逢朱恩,朱恩知恩图报坚持把自家的多余桑叶送给恩人施润泽并且两人结为兄弟和亲家。与此同时,其他过湖买桑之人除一人之外皆因翻船葬身鱼腹,最终施润泽因掘地得金,富冠一时。六、赏析人物形象1、施复:拾金不昧、重视信义、不求回报,扶贫济困、友爱互助 渴望发家致富和具有奋斗、进取精神的小商人2、朱恩:知恩图报七、分析小说艺术手法1、动作描写:回家途中捡到“青布包儿”之后,“趱步向前”“拾起袖过”“打开”“把手攧一攧” 2、心理描写:“转念”前对未来的致富筹划和“转念”后对不同失主的内心认识(易)3、诗句的运用:“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等经典诗句对事对人的评价和见解(话本小说的常用手段)4、 偶然、巧合手法的运用2A、施朱重逢的大偶然B、a、过湖买桑叶的偶然举动b、忘带打火刀石的偶然疏忽c、施复主动讨火的偶然要求d、朱恩家门未关的偶然际遇C、 施复没有丧生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