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案例案例一2007 年 11 月,某电信类上市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按经营性租赁方式购置 5 亿元的电信设备,租期 3 年,每月末支付租金,会计处理时不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处理,只在“租入固定资产登记表”中作表外登记,支付租金时记入成本费用之中。虽然银行非常愿意给该电信企业贷款,但由于银行贷款在该电信企业体现为负债,增加了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经营性租赁不但不增加负债,而且具有增加经营业绩的功能,因此该电信企业选择了经营性租赁模式。综上所述:该企业是上市公司,通过选择经营性租赁方式,可以实现表外融资,美化公司的财务指标,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每股收益。案例二假设某设备价值 12 亿元,法定折旧年限是 15 年,则在利用银行贷款自行购置并以直线法折旧时,年折旧率 6.6667%,各年的折旧费用是 7600 万元,15 年累计折旧费用是 11.4 亿元,另有残值 6000 万元(是原值 5%)。现在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若租赁期限是 5 年,则折旧年限也是 5 年,以直线法折旧时年折旧率是 20%,各年的折旧费用 2.28 亿元,5 年累计折旧费用也是 11.4 亿元,另有残值 6000 万元(是原值的 5%)。按法定年限折旧时,5 年的累计折旧费用是 3.8 亿元,以 5 年期融资租赁合同租入设备时,5 年的累计折旧是 11.4 亿元。相比之下,折旧费用加大 7600 万元,折旧费用的加大,就是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等额减少。由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 33%,因此,在 5 年内减少的所得税是 2.5 亿元。现在假设借款期和租赁期都是 5 年,都是每月末还一次等额本息或等额租金。又假设借款年利率是 5.76%,租赁年利率是 7.76%。另外,租赁公司在期初按设备价值的 1.5%收取一次性的租赁手续费 1800 万元。这样的话,各期租金是 24,194,074.81 元,各年租金是 290,328,897.70 元,租金总额是 1,451,644,488.52 元,加上租赁手续费1800 万元,合计是 1,469,644,488.52 元,而如果利用银行贷款,则各期本息是 23,065,681.61 元,各年本息金额是 276,788,179.32 元,本息总额是 1,383,940,896.60 元,同银行贷款比,利用融资租赁,企业要多承担85,703,591.92 元。但是,利用融资租赁可以使得企业节税 250,800,000 元,因此,归根结缔,利用融资租赁可以使得企业比银行贷款得到 165,096,408.08 元的好处。综上所述,如果企业注重的不是其财务报表的表面收益水平,而是希望能够实际上减少其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