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工匠摇篮”。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崛起,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摇篮,必须迎风而起,弘扬并践行“工匠精神”。现阶段,很多教育讨论者不断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讨论,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也发现很多矛盾,如“工匠精神”在中职学生中普遍缺失的问题、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培育“工匠精神”等。将“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要凸显中职学生特点,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活起来、动起来。“中等”这一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注重时代感、趣味性,充分利用网路、自媒体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职业”这一特点则要求班级管理工作要贯穿包括实训实习在内的专业教学过程。 1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班级管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其管理形式、制度和水平都能够折射并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职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文化知识比较薄弱,相对来说更难管理,所以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是广阔中职教育工需要不断探究讨论的问题。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同时也关系到每位学生的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进展,学生的思想、内心情感和行为准则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跟上时代步伐,根据学生特点,改进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2 耳濡目染引导学生感受“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断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来说,就是要有永不放弃、执著专注、勇往直前、敢于创新的精神。中职学生在入学初期,此时需要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进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通过主题班会——古今中外之匠人,使学生感受到其所学专业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纪录片,让学生切身体会“工匠精神”就在身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工匠案例,从实际事例中,让学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