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 8 省中小学在线学习调研:居家信息化学习拉大城乡教育差距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信息化教育,特别是对农村学生居家信息化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欠发达地区学生居家信息化学习的相关情况,探讨提高学习质量,保障疫情时期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中国进展讨论基金会课题组对中国中西部的 8 个省(市、区)的 21 个县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家庭支持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居家信息化学习可能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本次调研覆盖宁夏、重庆、湖南、云南、江西、四川、青海、贵州等省(市、区)的同心县、中宁县、红寺堡区、海原县、酉阳县、秀山县、洞口县、宜章县、兰坪、泸水、贡山、福贡、宾川县、禄劝县、西畴县、吉安县、遂川县、泸定县、乐都区、威宁县等。根据各县学校结构,课题组进行了年级分层抽样,共抽取学生39700 名,回收学生问卷 36043 份,回收率 90.8%,老师问卷1281 份,回收率 95.2%。考虑县级城乡人口比例,本次样本覆盖县城学生样本 5767 人、乡镇学生(指户籍地址是乡镇的学生)样本 13696 人、农村(户籍地址是农村的学生)学生样本 16580人。回收样本中,小学低年级样本 11361 人、小学高年级 12305人、初中一年级 3240 人、初中二年级 2982 人、初中三年级3044 人、高中 3111 人,男女生比例约各占一半。一、疫情期间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状况(一)居家信息化学习可能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疫情期间,多数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级和升级的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有序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信息化学习,安排优质老师按进度录制课程在信息化电视台、视频平台播放。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农村学生的知识猎取范围,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弥补农村学生家庭学习资源不足的突出问题。但是,由于偏远农村往往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差,学生不能按时、顺利地开展信息化学习,导致教育资源无法平等共享,从而拉大了疫情期间信息化教育的城乡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县城学生中仅有 1.41%反映无法正常按时进行信息化学习,而农村学生这一比例则达到 11.5%。农村学生能够按时上网课(54.1%)的比例显著低于县城(80.1%)和乡镇(70.3%)。在信息化学习时间方面,农村学生每天信息化学习时间偏短,学习时间少于 1 小时的比例是县城学生的 3 倍。根据教育部门要求,不少县对低年级(小学 13 年级)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没有进行硬性要求,家庭可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综合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