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实行有力措施,狠抓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了广阔农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进展。一、因势利导,健全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1、强化领导,造浓氛围。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人事部门负责,科技、科协、教育、劳动、农业、林业等部门参加的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工作机构。将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列为“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县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下发《××县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县直单位、乡镇和村(居)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分级督促考核。乡镇建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站,村(居)设立联系点,明确专人负责辖区内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选用和管理。2、广辟渠道,多方荐才。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专业门类多、人员分布广的实际,我们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县 15 个涉农部门、20 个乡镇区、717 个行政村和年收入在 10 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中开展了推举、个人自荐活动。通过群众举荐、专家推举、个人自荐等形式,全县共推举出 615 名同志作为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预备人选。3、坚持标准,精心筛选。做到“三优先”、“三不选”。优先选拔农业产业化进展所需要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紧缺性人才;优先选拔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乡土人才;优先选拔在从事的技术岗位上实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的科技先进工作者。对虽有一技之长,依靠科技发了家、致了富,但政治上不要求进步、技术上封锁、保守的人不选;对社会网公益事业漠不关怀,缺少奉献精神的人不选;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靠投机取巧发了财的其他杂类人员不选。通过层层发动,广泛推举,我们从中遴选出265 人作为县乡两极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其中县级 100 人,乡镇级 165 人。二、重点管理,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1、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是利用大专院校进行骨干培训。近三年来,先后投入 20 万多元,选送了 24 名优秀科技人才到湖南文理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新科技、新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依托县内各培训基地进行普遍轮训。根据技术门类,以县、乡党校和县农广校为阵地,对县乡两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轮训。三是利用各学会组织进行研讨沟通。我县现有农学、林学、柑橘、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