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原因分为 20 类:1、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 其他伤害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灼烫2、坍塌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淹溺 锅炉爆炸3、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爆破)(先写 1,在写 2,不写 3)二、事故防止对策的基本规定:1、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原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原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少到国标规定的限值内;4、防止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原因;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三、选择防止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四、事故防止优先原则:消除、防止、减弱、隔离、连锁、警告。五、控制危险、危害原因的对策:1、改善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防止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改;7、个人防护用品。六、汇报事故的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3、事故的简要通过;4、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用的措施;6、其他应当汇报的状况。七、事故调查的程序: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急救、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汇报;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八、事故分析;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品缺乏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导致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替代工具操作;5、物体寄存不妥;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打扫;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