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篇 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1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已有的经验和要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因此,本设计在学习新知之前鼓舞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问路,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能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三是创设一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情境,在不经意间为引发学生的疑惑作铺垫。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设计制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新课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育能力。 本设计通过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和发现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猎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 PPT 课件 学生准备 20xx 年、20xx 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预设 生 1:一年有 12 个月。 生 2:有的年份有 365 天,有的年份有 366 天。 2.说一说记忆中美好的或有特别意义的日子。(生自由汇报) 3.观察教材 76 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素材作为引子,以特别的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为下面的新知教学作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观察 20xx 年、20xx 年的年历。(课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份有 31 天?哪几个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