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刻苦学习,岗位成才 育种是一项创新性强而不易出成果的实践性工作,曾有多少寂寞高手苦苦追寻一辈子而遗憾告终。科学无止境,杂交粳稻育种需要掌握植保、栽培等多方面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不断地创新、汲取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紧跟水稻育种时代步伐。 xx 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杂交水稻专著、劳模事迹简介、上网查资料、捕捉杂交水稻领域最新信息,虚心向育种专家学习请教。如在考察和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课题时,碰到疑惑,刨根问底,直到彻底搞懂为止;又如抓住天南地北育种单位云集海南南繁的有利条件,冒着炎炎烈日,向水稻育种专家请教育种技术,共同沟通、探究育种新技术,潜心讨论亲本材料的特性,总结、探究科学杂交育种方法,提出了只有走籼粳杂交的.育种技术道路,产量才能有重大飞跃的育种思路。利用籼粳亚种中间材料为桥梁亲本,在晚粳稻品种中导入籼稻恢复基因,成功育成强优势、高结实率、花粉量大的杂交晚粳恢复系,与优质高产丰产性好的不育系杂交。通过籼粳搭桥技术培育出的优质高产强优势杂粳组合秋优金丰,于 2024 年 2 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24 年获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经几年推广种植,秋优金丰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深受种植户的欢迎,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企业劳模先进事迹具有800 公斤潜力,常规种植亩产 650 公斤,解决了多穗与大穗、大穗与高结实的矛盾,秋优金丰米质经检测,12 项指标均达农业部优质米一级标准。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水稻科研既是一门脑力劳动,更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尤其对于水稻育种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育种工作长期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完成,气候愈是恶劣,工作愈是紧张和繁忙,有人形容育种人就象一只候鸟,一直跟着太阳迁移在上海和海南之间,南繁北育,其中的艰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育成和推广一个品种至少需 8 至 9 年的时间,周期之长,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两个五年计划。为了加快世代进展,每年奔走于上海和海南之间,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阴雨绵绵的雨天,她都毫不间断地出现在水稻育种试验田,特别在海南基地配组期间,工作量大,人手少,从早上六七点钟进行人工剪颖,中午再到稻田进行人工配组授粉,供电所所长个人先进事迹常常忙到下午 1、2 点钟才吃午饭,为了随时掌握和了解水稻亲本材料的生育状况,需不间断地下农田,往往是在水田里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累了到田埂上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