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环节的财务管理论文一、采购预算环节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1.财务内控制度规定(1)集团公司采购预算由采购中心管理部门(以下简称采购管理部)负责,采购管理部以集团年度产品产量大纲为基础,结合市场价格走势编制年度《物资采购预算表》,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提交财务中心预算管理小组初审,之后报送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最后上报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并执行。(2)采购中心在执行采购预算过程中,若预算制定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应申请预算调整,并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授权审批。(3)财务中心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协调并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督促完成预算目标。2.实际执行情况分析(1)预算编制,从流程上看虽然符合规定,但是通过检查取证发现,“走过场”现象严重,预算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简单的数据逻辑错误,编制依据不科学、不切实,在将年度细化为季度预算当中直接将年度预算总额平分至各季,根本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环节实质仅是一个形式上的数字汇总、表单签字审批,使采购预算流于形式。财务中心预算管理小组由于综合能力有限,无法对预算数字的合理性、科学性等进行把关,预算管理委员会几乎是名存实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上报董事会、股东大会的预算初稿也即成了最终的定稿。(2)预算执行环节,通过对采购中心某年度预算情况的专项调查发现,预算执行严重偏离了制度规定,该调整的未调整,多采购、该采购未及时采购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资金盲目占用、生产被迫停止,采购环节的成本不断上升。(3)预算执行后期考核环节,仅停留在数字排列上,对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没有进行分析、责任追究,使预算执行不了了之,造成采购人员麻痹大意、为所欲为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3.应对风险的策略(1)集团公司董事会要准确定位预算管理委员会职能,督促高管层提高预算管理意识。(2)财务中心预算管理小组应把好预算事前控制关,深化实际、调查讨论,了解预算年度的产品需求情况、生产加工能力等,对采购中心上报预算数据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等进行求证、推断、过滤,发挥好预算事前控制作用,对重复编制预算、预算编制数字出错、为应付检查拼凑上报预算数据等现象,要严加管制;要注重预算管理小组成员综合能力的培育,加大对预算管理小组的考核力度,使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