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VIP免费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_第1页
1/10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_第2页
2/10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_第3页
3/10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久前看到美国学者阿姆思特朗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一本书,深受启发,其中关于如何看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看待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对于教师很有启发意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要求教师去发现学习困难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运用优势去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可是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常常抱怨:我很难看到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看到眼里的只是缺点,学生根本没有优点,比如学习成绩差,注意力分散,上课纪律不好,脑子反应迟钝等,哪里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呢?教师眼里的学习困难生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是由于教师用业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去看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由于长期的积累和强化,已经深深地扎了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总的说来是一种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教师习惯于把所有的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比如,衡量学生的发展,只有分数做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只用上课是否乖乖地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只用反应速度的快慢作为衡量标准。而事实上,这种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的横向比较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衡量的标准不是绝对唯一的。比如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得到发展,不能单单只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还有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情感、学习的习惯、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等等。衡量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坏也不能用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的标准。对一些孩子来说坐下来静静地听教师讲课是比较适宜他们的学习方式,而对另外一些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通过争论或者讨论来获得知识。对一些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还有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至于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单凭脑子反应速度的快慢更是不科学的。由于人天生就有气质的不同,有的人反应速度快,忘却的速度也快,而有的反应速度慢,但是掌握以后忘却的速度也慢,我们很难说哪种气质的人更聪明。那么教师该如何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者说是有差异的学生呢?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一)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学生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就把他看作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一个学生吧。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可能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或者有另外的特殊才能,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阿姆思特朗博士列举了很多诸如此类的现象,他把许多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了一种角度去看,则都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这样,学生身上的缺点都变成了优点或者自己的特点,不再是一种消极的品质。如果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了缺点,那么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就真的没有了缺点,并且一点点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是我们教师都希望看到的。作为教师,您不妨把以前您认为的学生身上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试着用另外一些更积极的词语来描述它们,解释它们,相信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很多资料刊载过,在国外,如果你要问他们的老师:“你们班谁是最好的学生?”他们都没办法回答。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可爱,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优秀,只不过他们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有的学生是语言高手,有的是写作高手,有的是画画天才,有的是动漫小专家,也有的是运动健将等等。他们把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学生擅长。如果教师也能够把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教师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因此,教师就能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而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却更多地注意学生的缺点,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一位初中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了几何画板后告诉老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来做抛物线。教师不但没有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进行表扬,而是表现出淡漠的神情。学生积极要求自己来演示,并说可以教给老师(老师本人不会),而老师却说,你把学校的计算机弄坏了怎么办,并断然拒绝。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对教师也产生了抵触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