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朗读|信课文原文 ◆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本文语言简练,内容比较浅显,格式简单,很受学生喜爱。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面对这首儿童诗读通读懂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老师的每一个设计的环节中,能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魅力,能让学生在诗歌的阅读中感悟,赏析中创作,迁移中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 6 个生字,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姹紫嫣红、雏鸟、风平浪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本诗。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进行诗歌创作。 4. 复习书信的格式,给自己写一封信。 ◆教学重点、难点 1.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 感受书信的魅力,创作诗歌。 ◆教学过程 一、以信为媒,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人与言的甲骨文,让学生分别猜想这两个字。 师:上课前,咱们先来猜字谜。仔细看人字的甲骨文,你猜他会是个什么字? 师:同意吗?你真了不起,这是一个甲骨文,也就是咱们中国最古老的的人字的。 下一个字,真有点难,但也是你认识的? 请看图,接着猜?为什么?哪个字表示说出来的话语?表示人张口摇舌正在说话的意思。 师:咱们把这两个字和在一起,经过悠久的演变,就成了咱们今日认识这个字,齐读信。 2.结合这个字的字形结构,说说你怎么理解信的涵义? 师小结:信是人们传递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的作家金波带来的诗歌《信》 二、初读质,9 1.请大家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诗,请一个同学念一念要求: (1)请自由读诗 23 遍,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用横线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 2.生自由读诗 3 分钟。 3.抽生分别读不同的小节。 师:谁想站起来读第一小节。 师:你觉得我们班谁的胆子最小,你敢读吗?你怪他推举你吗?那好,请你读四小节。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吗? 两名生沟通,师评价:真了不起,既能听到别人的优点,还能结合诗歌提出合理的建议! 师:你还同意再读第五小节吗? 师:孩子们读诗歌还有个遗憾。诗歌是凝聚诗人内心情感的文章,用心去读,边读边思考,在朗读中渗透自己的情感。来,听听叶老师读最后一小节。师: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是送给我用心地朗读,我信任你们也能做到。 4.沟通不理解的词语,老师随后板书。1 (1)刚才咱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