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味道》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生动的描写及简练的议论及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获得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联系生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2、难点:从两件事得到的不同味道中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深意。 三、教学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认清思路,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 2、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 3、拓展思维,培育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4、读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对“幸福”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走进八年级语文世界,走进“幸福”的单元。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妙的,它需要我们认真去品尝,去体味,不管是酸甜还是苦辣。体味生活的味道,体味成长的感觉。 2、老师提问:生活中你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这些事带给你什么感觉? 3、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①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②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幸福的味道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不同味道联系起来感受。只有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官上的感觉,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导入新课是很有必要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再者,检查课前的预习,既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又可提前告知老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学情准备。 (二)整体感知。 1、老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初步解答。 a、这篇文章的“我”是谁?写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b、文章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写的是回忆儿时两件有味道的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共鸣。内容明白易懂,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理清思路,从结构入手,分析概括归纳。教学时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能引起共鸣的语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或简或繁,或易或难,都是通过出声的朗读来加深印象的。朗读中圈、点、勾、画、批为后面的朗读作了准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展。 (三)进一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清楚“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吃杨梅的? 2、我是怎样吃杨梅的? 3、我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放烟花的? 4、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想象“我”放烟花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理。 这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