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协助。现在,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必须掌握计算机这种强有力的智力工具。在当前农村,使用计算机不是非常普及,很多人不了解计算机知识。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信息技术教师,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不禁思考,如何将其先进的理论、技术、手段农村化?怎样才能闯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路子?一、制约发展的因素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在农村,不管是行政部门或学校.家长,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对于这目标有利的方法措施就实施,而其它的则无关紧要。以这种偏颇的目标来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学生也会受其影响,就会使学生单纯的去学习升学科目,而不会把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也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自己,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了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抑制了学生全能发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教育部作出了“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此,信息技术课成为一门主科是必然趋势。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多,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目前农村办学条件不足,无法实现。确实,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非常落后,硬件设施不齐,软件方面配套跟不上。还有些人认为只有等条件足够时才能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重视办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改革升级已涉及教育业,将允许外国到中国办学。如果我们不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就会被淘汰。实行各校自由招生,条件再不足的学校,如果生源没有,那么一个学校就不复存在。3、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全校有近40名教师,可计算机的教师不到10%,有的教师想用多媒体上一节课还必须的信息技术教师跟班指导,否则就有可能出“丑”。教师学计算机也是被逼无奈,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计算机证,应付职称晋升等。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的作用没多大,无非是玩玩游戏而已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万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连接在了一起,从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和资料库,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不断增长了的.随时更新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传递以及交流信息。人们可以在网上查寻各种资料,可以在网上购物,可以网上求医,以及电子商务等等。在我们教育行业,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应试教育,教育方法也已逐步淘汰满堂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形式多样的使用各种仪器的教学法。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把知识通过声音.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等,随着讲授者的逐步讲解而出现,可谓图文并茂,声光俱呈,动静有致。有人做过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比之传统教育,学生记忆提高了30个百分点。原因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内容、材料融入三维空间,就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活跃,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