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的运用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谢晓玲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同其它体裁的课文一样,承载着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不同的是,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写给儿童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给儿童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童话对于低年级孩子学习的需要毋庸置疑那如何进行低年级童话教学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低年级童话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童话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一、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众所周知,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二年级童话故事所占比例更高。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这么多童话呢?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由此可见,童话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必不可少。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蚂蚁和蝈蝈》第一自然段时,先出示动画,配上音乐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粮、汗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接着出示粮食的图片,让学生体会“粮”这个字,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汗”字的多种写法,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童话故事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我们先仔细观察,并教会观察的方法。如有次序地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等。注意了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头脑中“存储”的感性材料多了,思维打开了,想象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角度和顺序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与能力。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在童话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导游那样,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到绚丽多彩的故事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联想去欣赏故事、体验故事人物的特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孩子们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他们所想象的内容一般是以具体的东西作为依据,如拿扫把当马骑,拿长板凳开火车,看见月儿说像小小的船,还能想象到自己可以在月亮上做游戏……一旦失去了这些具体的东西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不起来了。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去想象,因势利导,利用图片、实物等较直观的教具来引导他们,教师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设这种情景,而运用多媒体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三、创设情境,训练说话,培养表达能力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情境,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童话教学时,教师生动的讲述,会把儿童带进童话的世界里,激起儿童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儿童复述的愿望。这加上现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辅助,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在练习说话时,教师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复述课文,编故事、想象说话等多种训练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动脑,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小学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