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正比例的的教学方案(15200 字) 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意义的变化规律。 2.学会推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3.进一步培育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今日我们进一步讨论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出示: 一列火车 1 小时行 60 千米,2 小时行多少千米?3 小时、4 小时、5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生:60 千米、120 干米、180 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一个表格。 出示例 1。(小黑板) 例 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师:(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生:表中有两种量,时间和路程。 师: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生:时间 1 小时,路程是 60 千米;2 小时,路程为 120 千米;3小时,路程为 180 千米……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间由 1 小时变 2 小时,路程由 60 千米变为 120 千米……时间扩大了,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看,时间由 8 小时变为 7 小时、6 小时、4 小时……路程又是如何变化的? 生:路程由 480 千米变为 420 千米、360 千米…… 师:从上面变化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同桌进行讨论。) 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 师:我们对比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发表意见。 生:第一题时间扩大了,行的路程也随着扩大;第二题时间缩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随着缩短了。 师:我们对这种变化规律简称为“同扩同缩”。(板书)让我们再看一看,它们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师:根据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 生:可以求出速度。 师:这个速度是谁与谁的比?它们的结果又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