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_第1页
1/4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_第2页
2/4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_第3页
3/4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进展的调查与思考_调研报告 红薯产业作为我县“两红一白”三大产业之一,如何做强做大做优,真正实现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必须深化讨论的课题。最近我们对以李七里峰为中心的薯制品加工进行了调查,就薯制品加工的进展现状和进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一、薯业进展情况 我县薯业加工时间较长,以淀粉生产为主。早在 70 年代初李七里峰村就靠队集体生产经营,改革开放后,群众仍保留着淀粉和粉条生产的传统习惯。90 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舞进展薯业加工,以李七里峰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几个村庄的薯业加工区逐步形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又适时将薯业列为全县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进展,有力刺激了该产业的迅猛扩张,基地面积、加工规模都得到快速进展,红薯产业已成为全县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1、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共有淀粉加工户 500 多家,涉及李七里峰、花园头、刘七里峰、高七里峰、马凹、柴家庄、仝市同、龙洞等 3 乡、14 个村。其中常年加工户 270 家,户均日加工薯干达到 1.5——2 吨(折红薯 5——7.5 吨),加工大户可达 4 吨,秋季平均每户加工鲜薯 150 吨,生产规模较前扩大 3——4 倍。全县年加工薯干约 5 万吨,加工鲜薯 6 万吨,生产粉面 5 万吨。 2、生产周期缩短。近年从事薯干和淀粉购销的经纪人非常活跃,原料来源已扩展到周边灵寿、阜平、曲阳、新乐等县市的红薯资源和山东等地的薯干资源,生产周期也由原来的季节性生产进展到现在的全年长期生产。加工旺季分别是 3——6 月份的薯干加工期和 10——11 月份的红薯加工期。周期的缩短,使加工量大大增加。 3、产品档次不断提高。淀粉生产已由原来的手工作坊进展成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生产淀粉技术日趋成熟,淀粉的质量在同行业已负盛名。注册了龙源、金庄等粉条品牌,生产冷冻拉直的粉丝、粉条,产品的档次、包装都有了较大提高。 4、效益显著。受市场因素影响,红薯淀粉加工的利润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效益仍然不菲,一个规模适中的淀粉加工户在薯干加工期仍可日获利 90 元左右。资料显示,淀粉加工为农民年增加收入 900 余万元,淀粉加工户均增收两万多元,共上缴税金 58万元。淀粉加工业的进展还有力地带动了红薯种植、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进展。全县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 12 万亩,全县直接从事淀粉加工业的人数达到多人,仅花园头村从事捞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