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的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2、了解爱因斯坦早年的选择,学习他那种执著追求的精神。 3、学习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探究其成功的秘诀。【学习重点与难点】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体味本文准确,富有逻辑的语言。2、学习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探究其成功的秘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P52-55 页内容,对生字生词、作者的重要经历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速读全文,为本文划分段落。2、在文中爱因斯坦回忆的是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么他是以什么为文章的内容和核心的?3、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早熟的少年时,他有没有一下子就决定走科学之路?请详细的阐述他是如何走上科学之路的?4、作者的宗教信仰在 12 岁那年突然终止的原因是什么?二、知识梳理1、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 年(己卯年)12 月 26 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2、课文简介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的,它 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表现,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没有合理怀疑,就没有科学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怀疑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学说,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达尔文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