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学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学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学案_第3页
3/8
第一课游褒禅山记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 题游褒禅山记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4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 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重点难点1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方 法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二·知人论事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 1054 年写的。当年 4 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实现这伟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 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 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