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 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2. 分析意象,品悟意境之美。3. 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品味诗歌语言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理解诗歌美。学习难点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理解诗歌美。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云中鹤。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 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背景资料《再别康桥》写于 1928 年 11 月 6 日,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的所在地。之前,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 1928 年 11 月 6 日,地点是中国上海。1928 年 7 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这首诗最初刊登在 1928 年 12 月 10 日《新月》月刊第 1 卷 10 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二、基础梳理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 辨析字形并组词。 答案1. Chēng sù shēng xiào chí chú Zhǎng shuò shēng xiāo chì chùqǐ sōng xiàng zàipǐ gāo hang zǎi2. 斑斓 破绽 寂寥 寂寞 神采奕奕谰言 积淀 姓廖 冷漠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