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一、预习自测王安石(1021--1086) , 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 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其作品今存《____________》等。 “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熟悉课文 1.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2.读准下列字音: 课 题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2.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学习作者 “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重难点【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正音、虚词、一字多义、活用、通假等)。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教学难点】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褒_______ 庐______ 窈_______ 怠_______ 圭_______ 父_______ 三阅读指导1 整体感知,梳理本文思路。(第一段),介绍。(第二段),记(第三段),写(第四段),提出(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2 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 ,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 ,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四、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文1.第三段翻译做在笔记本上。2.其余翻译做书的旁边,主张都做笔记本上。五、阅读批注和质疑 质疑一(文言知识) 质疑二(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课时【基础案】1.根据课文注释及自主预习,翻译第一段。 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