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死于思想 对陈文鼎之死的另类解读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高中语文 死于思想 对陈文鼎之死的另类解读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死于思想 对陈文鼎之死的另类解读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2页
2/2
死于思想——对陈文鼎之死的另类解读 今天高考,可惜陈文鼎同学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一边监考,一边冷静地思考。陈文鼎事件之后,天涯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是强烈谴责孩子的班主任以及“罪恶”的教育体制,一方面是指责家庭教育的缺失。正如有人所说,这似乎是一场捍卫教师和家长尊严的战争。不过,有位网友的回帖引起了我的关注,他说:“通过遗书看出,你孩子读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书。”我佩服这位网友目光的敏锐,不过对于“乱七八糟”四个字不太认同。根据我的理解,陈文鼎的死,早恋或者班主任的态度只是一个诱因,他其实是死于一种思想的孤独。 通过细读他的遗书,我也发现这个孩子确实读了不少东西,例如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还有普鲁塔克的“对于入世者,生活是无穷尽的;对于出世者,生活是虚空。”柯南道尔的“从千万年之后往回看,我们的肉体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这些书籍里的思想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确实具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思想的本质是孤独的,高深的思想家也是孤独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孤独的,他对雅典人的批评不能够获得认同。康德是孤独的,他终身未娶;尼采是孤独的,他疯了;海子是孤独的,他卧轨自杀了;顾城是孤独的,他杀妻后再自杀。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思想史上是有价值的,但是在生活史上却是值得反思的。 2007 年 12 月 5 日,在北京世纪城小区,人大中文系教授余虹先生跳楼自杀了。那是一个早上,符鹏给我打来电话,说余虹跳楼自杀了。当时心中非常震惊,因为前一段时间还见他来北大参加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我始终想不明白,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教授,一个具有高深思想的学者,一个对于思想有着深刻洞见的知识分子,一个研究海德格尔的专家,何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后来我明白了,余虹是孤独的。有人说余虹“不愿苟活”,不愿苟活于何处?显然是人世间。为什么不愿意苟活,因为他太清醒了。有人说,海德格尔害了他,其实研究海德格尔的专家很多,为什么只有余虹选择了自杀?也有人说“在日常世俗生活中,他没有归宿,是一个流浪者;作为一个诗人,他非常敏感,在精神生活中,他也没有归宿,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这样敏感的诗人是很不幸的,社会不能给他正面的东西;而探究生、死课题的哲学家也是失败居多,因为对生、死的探究永远不可能有答案。”余虹在自杀前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一个人的百年》,读来令人心痛。 其实不管是叶赛宁还是海明威,他们都不是现实生活中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死于思想 对陈文鼎之死的另类解读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