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自读一、字音杨炯(Jiǒnɡ) 牙璋(zhānɡ)凤阙(què) 旌旆(pèi)瀚海(hàn) 草腓(féi)玉筯(zhù) 蓟北(Jì)二、通假字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同“值” , 价值 三、一词多义(1)辞(2)过(3)达(4)处(5)本 (6)凭四、古今异义① 汉家烟尘在东北古义:指发动战争。今义:烟雾与尘埃。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也指人众热闹的地方。② 男儿本自重横行古义:恣意驰骋。今义: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③ 天子非常赐颜色古义:指赏赐的荣耀、奖赏。今义:即“色彩”。五、名句默写①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② 潮平两 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⑥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并序)》]⑦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并序)》]1.杨炯《从军行》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本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的飞流急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2.王湾《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该句妙在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