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学案【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写作方法,尝试写新闻通讯 三、情感目标 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捕捉文章要点,并体会作者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2、在精妙的细节描写中国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一、晨读积累 《满江红》 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他的诗词留传甚少,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有《岳武穆集》。注释:(1)凭:倚靠。(2)处:时候。 (3)三十:指年龄。 (4)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5)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6)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7)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8)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9)缺:山口。(10)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赏析: 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二、走近作者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15 年 11 月生于上海,1933 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朱启平改读了新闻。1940 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鹰扬大海》。获悉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的准备工作由麦克阿瑟司令部负责准备时,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 1945 年 9 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