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陶渊明诗歌备考辑要 虽然高考诗歌部分以唐诗宋词元曲居多,但也有对唐宋之前诗歌的考查,例如 2007 年北京卷考查的是《诗经·周南·芣苢》,2006 年北京卷考查的是汉魏晋诗,即陶渊明的《移居(其二)》,所以全面掌握我国古代诗歌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及创作风格等尤为重要。《移居(其二)》就是对陶渊明诗歌内容、风格及艺术手法的考查。第二小题和教材课后练习三的问答大同小异。适当向课外延伸和做些归纳整理对于备考来说同等重要。 陶渊明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使日常生活诗化,他的作品,他的品行连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一起为后代的士大夫构筑起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陶诗的内容:陶渊明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躬耕的亲身体验,这在士大夫中还是第一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题材,通过田园生活的恬美、简朴、平淡、愉悦来表现自己闲适自得的心境。这是他诗歌里最突出也是成就最高的一类题材,此外还有咏怀诗、咏史诗、羁旅行役诗、赠答诗。咏怀诗、咏史诗表现了他深广的忧愤。羁旅行役诗反复诉说着他对仕宦的厌倦、对田园的思念以及归隐的决心。赠答诗则以真挚的感情、隽永的意味、平淡的笔调,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 陶诗的风格:陶渊明的诗歌看似毫不费力,不事雕琢,其实包含了高超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无矫情也不矫饰,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朴素自然既是他的人生旨趣,也是他诗歌总体的艺术特点,并且能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等,经作者妙笔生花,语出警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诗歌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白描手法,简单而朴素。《古学千金谱》所说:“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此外,简洁和含蓄也是陶诗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