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蜀相新授22012、10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学习重点、难点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杜甫(712—770)字 ,自称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 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 》。 2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赏析: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呢 ?【这类诗歌的赏析要点】① 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② 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③ 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1、哪个同学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谈谈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 教学设计用心 爱心 专心12、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题为“蜀相”,却从“丞相祠堂”写起,有何用意?“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3、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5.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同步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祠堂(cí) 伺机(sì) 开济(jì) 劲爆(jìn)B.犀利(xī) 夙愿(sù) 朔风(sù) 乾坤(qián)C.晕车(yùn) 采撷(xié) 马厩(jiù) 沙砾(lì)D.绿林(lǜ) 笔砚(yàn) 诏书(zhào) 叫嚣(xiāo)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A.两个“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