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 800 字 8 篇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挽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冒险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 800 字,一起来看看吧! 冒险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 800 字 1 电影,可给人启示,可让人深思,可令人感动。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的心像是被撞击了似的猛然触动,怎样也无法想象那一天降临的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开始不断膨胀,地球将面临被气化的危险。此时的人类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作出了大胆的想法:携上地球离开太阳系。这将是一场长达 2500 年的恢弘计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刹车阶段。人类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用其巨大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传。二、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启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离太阳系。三、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木星完成最后加速,驶向新家园。四、后流浪阶段。地球驶出太阳系后,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 500 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 1300 年。接着转换发动机,用 700 年进行减速。五、新太阳时代。地球进入新家园比邻星的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可现实与计划总有不同。当地球驶近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所影响了路线,径直冲向木星。据计算,将于 37 小时 4 分 12 秒后,撞击木星。残酷的事实让人们无望不已,纷纷放弃。最终还是刘启等人坚持下来,不惜以生命做代价,向木星发起冲击,以反射回的力挽救了地球。 影片中有不少泪点。有刘启舍命挽救姥爷的急切,有韩朵朵充满哭腔的恳求,更有刘培强为了儿子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的决定。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是全影的情感核心,激情中难免透着些许悲壮。 莫斯说:“让人类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求。”的确,人在感情面前往往会不计后果。刘培强也是为了刘启,或许也为了地球,所以才驾驶着空间站去撞木星。要知道,空间站保存着人类受精卵,以及各种人类文化传承。就算地球毁灭,空间站依旧能在宇宙中四处漂泊,人类至少不会马上灭绝,人类文化传承也不会丢失。而刘培强此种举动,就是浇灭了人类心中的希望:刘培强没有把握一定成功,而后路也没有了。但对儿子深深的爱,使刘培强毅然决定要尝试。而对于刘启来说,自小父亲的离家以及父亲放弃母亲的决定,使二人之间产生了无形的隔阂。并且父亲说刘启抬头就能望见他,刘启一直认为这是在骗自己。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