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过秦论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中从反面总结出来的,如果从正面说,就是秦如果想使其攻与守的形势不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就得施行仁义的政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全文共 5 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至第 4 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 第 1 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先写秦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然后写秦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内,任用商鞅,厉行法治,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实行“连衡”策略,离间诸侯各国的关系,以便各个击破。其中“连衡”一句为虚笔,因为“连衡”的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 328 年),是此后十年的事。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秦国毫不费力地收复了西河之地,并占领了魏国西河以外的土地。这一段写得气势逼人,为下文写秦国的进一步扩展,直到统一天下定下了基调。 第 2 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展。孝公之后,几代秦君励精图治,国势日强,威慑诸侯。本段分四层。第一层,写惠文、武、昭襄三代秦君继承旧业,遵循遗策,相继用武力蚕食四邻,疆域日广,国力日强,使秦国和列国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二层,写秦国的强盛引起诸侯恐惧,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他们不惜代价招纳人才,采取“合从”的策略,结成强大的抗秦战线,凭借十倍于秦的土地,调动百万大军攻打秦国。第三层,写九国为秦所败,被秦国制服。秦军开关迎战,九国军队望关却步,不攻自溃,并争相割地,臣服于秦。第二层和第三层用九国联合阵线的强大、失败的惨重和秦国取胜的轻易,反衬了秦国的强盛。第四层,写孝文王和庄襄王。这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 第 3 段,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使国势达到极盛;又用暴政统治人民,暴虐也达到极点。本段分两层。第一层,写“攻”。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第二层,写“守”。作者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方面详细叙述,这中间已现出暴政的魔影。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秦始皇取天下威力之猛和守天下防范之严;还写出了秦朝初期盛极一时,反衬下段秦朝灭亡的迅速。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