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嫁状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市农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高额的婚嫁费用水涨船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负。二、存在的问题高额婚嫁花费和节节攀升的彩礼与新农村建设进程是不相协调的,已经对农村经济的进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不良婚俗蔓延,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高额的彩礼使原本纯洁的婚姻关系带上了铜臭的气息和买卖的性质,使爱情因金钱而异化。个别女方认为彩礼要了是自己的,不管男方是否有能力,就是要。男方则东借西凑,甚至因抬钱而负债累累。高额的彩礼已成为婚姻的绊脚石,结不起婚的男青年,往往会迁怒于父母的无能;有的成为婚后产生矛盾的诱因,引发家庭不和,因彩礼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3.婚嫁攀比现象腐化农村社会风气。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农家孩子少了,子女的婚事是农民一生中最奢华的消费。许多家庭不顾及经济能力,宁可受罪也要面子,助长了婚事大办,送彩礼等讲排场、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2.3%的农民认为同村存在婚嫁彩礼攀比现象,78.5%的农民认为婚嫁彩礼额度高是因为面子问题。此外,索要彩礼陋习的盛行,使部分年轻人养成挤榨父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毒瘤。4.男青年婚后,父母生活举步维艰。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男青年父母在儿子结婚后,靠仅剩的少量耕地维持生活,还要偿还所欠债务,身体好的大都在农闲时外出打工,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明显低于以往。有的老人将住房腾给儿子而借住亲属家,或搭建泥草居住,有的甚至连水电费都拿不出。黄泥河镇一位村妇代会主任说,有些年青人简直不可理喻,婚后小两口生活滋润、有存款,而所欠债务却由父母偿还,老人的生活来源只靠少量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何时能还清?何时能过上好日子?老少两辈的生活差距太悬殊了。三、几点建议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文明婚嫁。高额的婚嫁费用严重影响婚后生活和家庭和谐,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活动势在必行。建议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督导作用,在乡镇村屯开展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婚事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揭露和曝光反面典型,广泛宣传文明节俭婚事的新风;市文明办和妇联通过组织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