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金融问题及对策浅议论文摘要: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日益扩大,它的存在,不仅对农村经济也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分析得出民间金融繁荣是金融压抑的必定结果,正规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日益扩大的需求矛盾成为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对于经济影响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民间金融问题要实行疏导结合的方式,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建立开放、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关键词:农村金融;民间金融;问题;对策民间金融,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直接进行金融交易的行为。由于以往这些借贷行为是非法存在的,也被称为“地下金融”。其具体表现有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有的地方也称“邀会”)、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进展的不平衡性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适应和满足“三农”多样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进展起了特别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民间金融的进展还未法律规范化、法制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对农村和社会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进展概况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模庞大,对农村经济进展起着不可替换的作 用 。 民 间 借 贷 活 动 自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进 展 十 分 迅 速 。IFAD(2024)的讨论报告也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 4 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金额高达 1.2 万亿元左右。从 2001 到 2024 年,我国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大约以 19%的速度增长。到 2024 年,全国农村民间金融借贷高达 8000-14000 亿元,仅浙江东南温州地区就有 3000 多亿。2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和进展的原因民间金融繁荣是金融压抑的!必定结果。正规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农村经济对于金融服务的日益扩人大的需求矛盾成为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根本原因。2.1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涉农机构锐减,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萎缩。近年来处于自身经营效益的考虑,县域内的国有银行机构大量撤并,尤其是农业银行的减少最为严重。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追求经营利润的考虑,对县级机构的中小贷款客户实行规模控制和授权授信管理,并设置了较高的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