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_第1页
1/24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_第2页
2/24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_第3页
3/24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 在课程改革的今日,我们要改变的是教案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老师的教案充其量只是老师的“备忘录”。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 1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二章内容。 学习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二章内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准备 1.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2.《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20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讨论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3.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词。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二)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划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说 乎?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不 知 ,是 知 也。 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师 焉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不 善 者 而 改 之。 (三)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笃 一箪食 士不可以不弘毅 知松柏之后凋 曲肱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五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 不堪其忧 曲肱而枕之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 1:翻译课文。 问题 1: 小组互译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先作好记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一语文课文授课参考教案板书五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