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2.4《秋颂》学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2.4《秋颂》学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1/3
高中语文:2.4《秋颂》学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3
高中语文:2.4《秋颂》学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3/3
《秋颂》学案自学指导一、这是一首有点儿“另类”的抒情诗,通篇都没有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一种愉悦、富足的情绪寄托在景物的描绘中。诗人特别擅长调动色彩、声音以及事物的动态,全面展现了秋景的各个方面。阅读此诗,也像在观赏一幅色彩浓艳、笔法细腻的油画。二、“秋天”的种种景象,在诗中得到了呈现,但诗人用了一个特殊的技巧,将“秋天”本身也人格化了,“你”像一个劳动者,忙碌在大地之上,勾画着一切的美景,也同时享受着收获的愉悦和惬意。三、诗歌分成三节,每一节都选取特定的角度,描绘不同的画面:第一节,写“你”如何与太阳合谋,催动果实成熟,设计了种种收获的景象;第二节,用一种速写般的语言,捕捉了“你”在田野、打麦场、田垄、溪水等场景里的身影;第三节,写的则是秋天的声音,昆虫歌唱、鸟儿呢喃、羊群咩叫,共同组成了美妙的音乐。参考资料《秋颂》赏析(朱炯强、姚暨荣)《秋颂》写于 1819 年 9 月,是济慈为后人留下的最后一首颂诗,也是他一生写得最完美的抒情诗。当时,他的肺结核病日趋严重,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仍在那儿勤奋地笔耕不断。白天,他躲在屋子里寻诗觅句,每到傍晚,便独自一人去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时值暮秋,天气一天天地冷了起来,可夕阳余辉下的田野,却显得暖融融的,这使身患肺痨而特别怕冷的济慈感到格外舒适。在他眼里,成熟的秋季比葱翠的春天更为宜人,眼前的金秋晚景就宛如一幅暖色的风景画。此情此景使他欣然提笔,用诗句描绘了这么一幅秋色的写生画:雾霭缭绕,硕果累累的秋,和使万物成熟的骄阳结成密友。诗人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手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缭绕,而黄昏,又总是暮霭笼罩。“雾霭缭绕”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接着,马上点明了第一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比喻。因为诗人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一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要论秋,就一定要提到它。因此,诗人把它们相提并论,说:你们筹画用累累的果实,挂满茅檐下的葡萄藤蔓;红苹果把长满青苔的老树压弯了枝头,果肉已经熟透;胀起了葫芦,肥大了榛子壳。好长满肥肉;秋颂这是对秋色的渲染。累累的果实,压弯的老树,嫣红的苹果,碧绿的青苔,在紫葡萄藤与黄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2.4《秋颂》学案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