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素材:理论评论 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受到文化界的关注,已有 10 多年了。 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欧美学术界围绕现代性问题已谈了几百年,在其演变过程中,大致形成了各种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韦伯式的自由主义思想学派的以及保守主义思想学派的现代性观念,发展到近期又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现代性理论派别。欧美等国家在不断追求现代意识、现代性的情况下,建立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但是由于现代性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在理性精神的不断地实现过程中,也造成了种种失衡,使理性精神变而为只讲实用的工具理性。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物质生产的高度丰富,显示了人的无限潜能,但又形成了人的物欲的急剧膨胀,造成了物对人的挤压与人的精神的日益贫困,并使人在精神上时时陷入生存的困境之中。而在另一方面,近百年来具有锻铸、宏扬人文精神的社会科学,在提供多种知识扩大人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人对自身了解的同时,在不同的人群、集团手里,又使理性变为反理性,并且走向反动,酿成了种种危机与动乱,给社会与广大群众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几近毁灭的灾难,从而不仅使自己的权威丧失殆尽,而且也不断加深了人的精神危机。 20 世纪的不少欧美哲学家、诗人、作家按照自己对现代性的理解,对上述现象或进行解释与批判,或进行诗意的反抗,揭示资本主义、科技发展和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下的种种矛盾。他们对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全面胜利发出惊呼与警告,对人文精神的日益衰落深感忧虑,他们的呼声充溢了人类的悲剧意识。小说家们使用荒诞的手法,显示人的生存中的荒诞现象甚至生存本身的荒诞,艺术地展现人的价值,在物的阴影的覆盖下,不断地被消解与毁灭。现代性的发展,逻辑地从自身酝酿了反现代性的方方面面,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了反现代性的思潮,同时这种反现代性方面又遭到现代性自身的批判,特别是人文的、哲学、美学方面来的批判。自然,这并非反对现代性自身,而是批判由于现代性的“僭越”而带来的消极的东西,即批判工具理性、伪科学所产生的反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这种批判表明了现代性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理性精神的强大潜力。这种批判性也正是现代性自身所有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