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经历》学案自学指导本文描写了作者拜访阿尔贝特·施韦策的经历,讲述了这位人道主义教士的传奇故事,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无比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文章主要描写阿尔贝特·施韦策这个人物,一方面介绍他的生活经历,一方面展示他的人格品质。前半部分叙述施韦策的不同寻常的经历,后半部分描写作者亲眼所见施韦策的形象。先看施韦策经历的叙述,我们提取文章主要信息,依叙述的先后次序排列:出生在两个国家→长大当传道士→在大学授课→研习音乐→转而学医→筹款→在非洲建医院→遣返入狱→写专著→再筹款→再建医院。其中转而学医是他的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实现明确的理想目标的开始,也就是说他从儿童成长为有为青年的前半段是寻常经历,此后的生活便是作为一个“神奇、伟大的人物”亮相于世界舞台的。前面写得简略,后面写得详细。从一定意义上说,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是为下面正面描写施韦策形象作准备的。再看作者亲眼所见施韦策的形象。现将一些描写形象的句子摘录如下:眼神:“他那温暖、清澈和真诚的目光”。脸庞:“男性英俊的脸”,“……那张恰似雕塑出来的阿雷曼人式的脸……”“那突出的充满智慧的前额”,“他低着头,由于反向作用,他那沉思的脸映着若隐若现具有魔力的灯光”。发须:“他的头发已经有点灰白”,“浓密的小胡子”。表情:“在他的脸上,自信与沉静非常罕见地结成了一体”。手指:“黑暗中,他的手指梦幻般,而同时又善于准确无误地弹击着白色琴键”。这些都是零散的,但综合起来构成施韦策这位传奇人物的奇特形貌、情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每一处描写都可以体会到丰富的内涵,如从施韦策的发须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他历经人世沧桑,从他弹琴的手指动作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他的优雅、他的涵养。另外,在这些形象的描写中,还穿插了对他的两处非常重要的叙述:“在与我们的谈话中首先极为赞赏与推崇的,是中国哲学家的宗教文章,他把这些文章称颂为人世伦理道德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大概是赞赏和推崇仁爱思想、和睦相处的道德风尚;“阿尔贝特·施韦策说,从他的青年时代起,这种和平相处的可能性就起到了典范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观”,“和平相处”是他的人生信念和社会理想,作者极为欣赏。总结这些叙述和描写,可以对施韦策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道德品质作一概括:睿智、多才;坚毅、执著;平和、优雅;纯洁、高尚。他是理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是仁爱精神、宗教精神和赎罪精神的体现者,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