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 1950 年,至今有 60 年的历史。3、1983 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学学会对外汉语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4、1978 年提出“对外汉语教学”,1984 年正式确定学科的命名。5、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属于语言的应用语言学范畴。6、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除了服务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身研究之外,主要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及习得过程。7、“课程设计”与我们经常使用的“课程设置”的含义并不相同。8、总体设计,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是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9、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由吕必松最早提出。10、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的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又分为组合型,分解型)、过程式大纲(又分为任务型,程序型)。11、1988 年试行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是第一个作为独立、完整的大纲而设计研制的。1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言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13、《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分三等五级:初等(一、二级标准)、中等(三级标准)、高等(四五级标准)。14、《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内容由三要素组成:话题内容、语言范围、言语能力。15、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四个等级:1000 级、3000 级(初等)、5000 级(中等)、8000 级(高等)。16、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17、汉语言专业教育是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18、大多数的教学形式均以汉语综合课为主干核心,以专项技能课为重点,采用分技能设课的方式。19、课程规范:对课程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20、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并不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21、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理论,是学科存在的标志。22、语言学习理论:基本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23、语言教学理论: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24、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25、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