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多彩的学习生活》教案单元总目标: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单元课时:第一课优美的校园(2 课时)第二课校园伙伴(1 课时)第三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单元总目标: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单元课时:第一课优美的校园(2 课时)第二课校园伙伴(1 课时)第三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 课时)活动一课题优美的校园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 课时教学目标2/11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活动安排:体验与选择: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学习与研究: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写生与表现: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2 课堂教学3/11(1)引导阶段① 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② 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③ 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④ 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