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积极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奠定基础。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1 第一课时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进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进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进展。培育学生仔细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神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知识和能力]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 多媒体画面 1 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出问题 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 球体(球形)。 设问过渡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风光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 2 图略(课本 P2 图 1.1“天圆地方”) 读图思考 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老师评价点拨。 设问引导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