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余弦定理(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答三个典型例子,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形有关性质求解三角形问题。3.情态与价值:通过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时沟通了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从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难点: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四、教学设想[复习引入] 余弦定理及基本作用 ① 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2222cosabcbcA 2222cosbacacB 2222coscababC②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222cos2bcaAbc 222cos2acbBac 222cos2bacCba练习]1。教材 P8 面第 2 题2.在 ABC 中,若222abcbc,求角 A(答案:A=120 0)思考。解三角形问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分别怎样求解的?求解三角形一定要知道一边吗?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 例如 120,5,12Aba(先由正弦定理求 B,由三角形内角和求 C,再由正、余弦定理求 C 边)(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 例如 10,50,70aBA(先由三角形内角和求角 C,正弦定理求 a、b)(3)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 例如 50,13,12Cba (先由余弦定理求 C 边,再由正、余弦定理求角 A、B)(4)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 例如 9,12,10cba(先由余弦定理求最大边所对的角) [探索研究]例 1.在 ABC 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30A,10a,20b(一解) (2)30A,10a,6b(一解)(3)30A,10a,15b(二解) (4)120A,10a,5b(一解)(5)120A,10a,15b(无解)用心 爱心 专心分析:先由si nsi nbABa可进一步求出 B;则0180()CA B 从而si naCcA归纳:(1)如果已知的 A 是直角或钝角,a>b,只有一解; (2)如果已知的 A 是锐角,a>b,或 a=b,只有一解; (3)如果已知...